找到相关内容2399篇,用时25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

    变为黄金一位度母化现的老妇人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只有修持佛法才是事关重大的要举。你应当到吉祥山去修行。”(为了表达感激之)他在当地恭造了《度母修法仪轨》。   之后龙树阿阇黎在印度中土六...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   诸位大德都曾用“彻见甚深义之圣者龙树菩萨”之美称向尊者表示过由衷的赞叹!   圣者龙树菩萨是于过去无边无量劫中发心并于众多无量大劫中精勤不断地积累二资又...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501588763.html
  • 濒死体验的佛理分析

    上来一些爬行物诡异之莫过如是。恐惧之下大声哭喊却无人相应。四周有很多人处境与之相同有的也在哭叫。第二次觉得十分美好看着医生抢救然后穿过一黑暗长廊远处有针尖般大小亮光慢慢扩大...事态发展果与相符。   为何教授能飞升寰宇?大约是如《楞严经》所说:“纯想即飞。”经中又讲:“少想多轻举非远······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史蒂夫作为教授想必精神追求多于物质追求故能有此...

    吕云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3288958.html
  • 人间佛教薪火相传

    趋于佛道的“人菩萨行”其可贵就在于:先在生死的洪流之中锻炼身手。这个灵活的身手来自于哪里?起步不是来自于甚深禅定而是来自于无休无止的悲心。悲心经常是来自于事行因为众生有苦看到苦难就深生不忍之...   人间佛教薪火相传   主讲人:释昭慧   一、前言   诸位法师、诸位学界先进、诸位贵宾、诸位居士:大家好!   这次的“大会引言”由我来负责担纲有一段原委。起先是想邀请...

    昭慧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189873.html
  •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

     我们做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起疑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般若心经》说的明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但是没有用过功看注解也看不懂若是经过一番参究把生死问题解决后好做人。   了死先要...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   南华禅寺每年冬天照例打禅七。1980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起举行禅七三周。每天早晨四时半起床至晚十二时养息。其中除坐香、跑香外友主持、班首轮流讲开示。现应...

    惟因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31590728.html
  • 谈心的秘密--星云法师

    ;而性格含蓄的人却羞于启齿只能将这份爱慕之关锁在内心深处正如一般时下青年所爱唱的一句歌词:“爱你在心口难开。”喜爱一个人固然很难说出口就是怨恨一个人怀疑一个人...。如果能够泯除我们的妄心杂念这个冤家便能与我们化敌为友同袍泽。 6.心如僮仆诸恼使 心像僮仆受到客尘的驱使向外攀逐产生种种的烦恼。经上说我们的心有三毒、五盖、十结、八十八使乃至...

    星云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4191038.html
  •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

    颇受佛学浸染晚年遁入佛门。然而他对天主教士持相当友好的态度曾三次面唔利玛窦并题《赠利西泰》诗一首[51]对利氏有颇高评价。还有一类官僚如万历时首辅沈一贯等对佛、耶二教没有明显好恶之但对之...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   马晓英   内容提要:晚明天主教入华后激烈排佛其原因无疑与当时佛教自身的衰落及其在政治文化中地位卑下的现实密切相关其目的则不仅在取代佛教地位...

    马晓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091549.html
  • 试述三论宗的二谛义

    说明真谛说空俗谛谈有。俗谛谈有是谈缘起有又叫假有;真谛说空是说本性空也叫无自性空。二谛的理论说明宇宙万有的事物无论有情的和非的都是由内外缘和合而生由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叫做缘起...相互违反只分别各于凡于圣为谛不能同时为谛以相并为二谛二理。此世俗有于凡为谛性空于圣为谛这是取决于凡于圣的“两为谛”。这于二谛认为二谛是理也可称为理二谛即二谛成二见。   “教二谛”是指...

    慧然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3591589.html
  •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

    天人合一的本体良知是超越知、、意而又通过知、、意起作用的本体。知识有以区别良知则无起灭无方所;喜怒哀乐之有过与不及良知则顺应自然和谐之至;意向有善有恶良知则唯善无恶是超善恶的纯善;良知虚灵明觉不受任何滞碍同时又与知、、意密切相连通过知、、意来实现。所以王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

    聂瑞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291604.html
  • 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可见矣。”也就是说儒家典籍是以阴阳、天地、圣凡的互动(相与、相感)来解释“感应”而这种“感应”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天地万物之”。唐代的孔颖达(574—648)解释说:“感物而动谓之也。天地万物皆以气类共相感应。”既是感应的过程也是感应的结果有了彼此的感情才会有“万物化生”、“天下和平”。不过《周易》的这种...

    李四龙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292052.html
  •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

    妄心分别故举体作遍计。类麻体由细合等缘全成其绳因迷倒全作其蛇。”由随缘而成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虽随缘成于染净但恒不失自性清净(不变)。由不失自性清净能随缘成染净也。“犹如明镜现于...有二义真中二义者: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依他二义者:一似有义二无性义。所执二义者:一有义二理无义。由真不变依他无性所执理无。由此三义故三性一际同无异也此即不坏末而常本也。经云众生即涅盘更不灭...

    李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892095.html